海工不是民营企业的“蓝海”
发布时间:2013-07-13 新闻来源:一览船舶英才网
一边是传统商船制造市场的冰冷,一边是海工装备制造市场的火热,面对此番情境,国内许多船舶制造企业和港航设备制造企业开始逐步调整方向,谋求在海工装备制造领域分一杯羹。一览船舶英才网2013年上半年接到的猎头单几乎全部是海工类的高端人才。民营类或资金链不足的企业面对海工却也只能望洋兴叹。发展海工装备制造业的巨额资金需求成为横亘在企业面前一道难以跨越的门槛。
如果说亲环境的节能、环保技术在当前的市场竞争中是企业的“绿色”竞争力,那么稳健而低成本的融资能力就是其“金色”竞争力。作为国家政策性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近两年来不断加大对国内船舶制造企业海洋工程装备项目的支持力度,倾力助推海工产业迈向高端。截至目前,该行海工类项目贷款余额合计已达82.64亿元人民币。
海工装备市场虽火,但已不是“蓝海”。当前,海工订单“奇货可居”,许多高端海工项目的业主把钱袋子捂得紧紧的,将预付款比例一降再降,有的项目甚至低至10%。前期付款比例低,须在建造期内垫付的资金量就很大,这给船企造成了较大资金压力。
面对国内企业不断扩大的海工业务融资需求,中国进出口银行凭借在船舶融资领域19年积累的业务经验,创新业务手段,将海工装备制造项目纳入船舶出口卖方信贷支持范围,同时通过提供专项美元资金,重点支持船东在我国企业订造高端海工装备,为企业注入竞争活力。
【打印】 【关闭】
分享到: | ![]() |
![]() |
![]() |
![]() |
![]() |
![]() |